15995
識別號 identifier:
15995
主要形式 mainformat:
形式分類 format_category:
內容分類 content_category:
產製日期 created_time:
產製地點 created_place:
測量 measurement:
211x297mm
描述 description:
內有文字「丹麥的誘惑」
內容 content:
【丹麥的誘惑】
自從閱讀了商業週刊1001期的專題報導─「丹麥─最快樂的國家」,丹麥的誘惑,便一直在腦際盤旋,但並非誘惑於丹麥的嬌娃。誘的是,丹麥實現了「大同世界」的理想,讓人垂涎三尺。惑的是?丹麥原本是一個惡名昭彰的海盜國家,到底有何能耐,竟能從一個「道德墮落」的地獄,轉變為「道德文明」的大同社會天堂?
筆者再三分析報導,終於了解最根本的原因,那就是丹麥出現了一個偉大的人物,即被丹麥人稱呼為『人民之父』的葛隆維先生,他在一八二○年曾寫下一首民謠,至今丹麥人人會唱:「也許別人的山裡有更多的礦藏,但在丹麥,即使窮人的小屋裡,麵包也不少…。這裡沒有人擁有太多,更少人擁有太少。」沒有人擁有太多,更少人擁有太少,這話,道盡丹麥的特色─平等。
一個國家在轉型的關鍵時刻,能否有一位偉大的領袖領導國家至為重要,例如中國的孫中山先生,印度的聖雄甘地等。台灣從蔣中正集權統治以降,其中也不乏賢人志士為台灣努力奉獻,旦走上民主之路以後,卻一直在資本主義的漩渦裡打轉,人民是比較富有了,然而貧富差距卻越來越大,造成資源分配不均,社會不安定,國家的機制也出了問題,這都是台灣缺少了一位能高瞻遠矚、充滿理想的領袖。丹麥的成功,就是他們擁有一位理想者─葛隆維,以「人人平等」的思想教育人民,使得社會均富,終於國家能達到「大同世界」的理想境地。
材質 material:
姓名標示值 license_note:
權利狀態 rightgranted:
引用網址 cited_as: https://public.318.io/15995
JSON: Download